新闻中心
News Center红河石屏供电局工作人员走访石屏县异龙镇城东鲜豆腐园区北门豆腐厂,了解用户用电情况。 李婷 摄
德宏盈江供电局工作人员到盈江县工业园大经纬纺织有限公司进行安全用电检查。 孙华 摄
曲靖麒麟供电局西山供电所工作人员深入今麦郎饮品(曲靖)有限公司开展走访及安全用电检查服务。阮松萍 刘树悯 摄
走进玉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泉片区,通过低碳服务中心智慧大屏上显示的数据,玉溪供电局可以对园区35家企业实时开展综合能源诊断,为企业量身定制节能方案。
登上砚山县白龙山顶的瞭望台眺望,占地万亩的砚山县铝产业园尽收眼底。今年5月投产的220千伏天泰丁Ⅰ、Ⅱ回线间隔扩建工程,为园区内电解铝加工集群及中下游产业链注入澎湃动能。
目光转向瑞丽沿边产业园工业园区,瑞丽供电局创新服务手段,实现“一证办电”“刷脸办电”覆盖率100%,推动全市工业园区用电量、入驻率稳定增长。
基于这些服务实践的深化拓展,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于近日推出服务园区用电十项举措,将办电“一站式”服务的便捷度与用电“保姆式”服务的精准度有机结合,着力为园区用户打造更优质的用电营商环境,助力更多市场主体扎根园区、发展壮大,以更强劲的电力引擎,驱动园区产业经济提质增效,助力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绿色是云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环境保护的需要,更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绿色能源大省,云南在占全国4%左右的国土面积上,蕴藏了全国约20%的绿色能源,可开发清洁能源超过两亿千瓦,水能资源可开发量居全国第二位,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居全国前列,“水、风、光”电互补性强,资源优势突出。目前,全省电力1.67亿千瓦总装机容量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90%,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达85%。在保持传统水电能源优势的基础上,2021年以来,云南全省新能源加速崛起,装机规模持续攀升,目前,云南新能源装机超过6800万千瓦,占全省总装机超四成,新能源已成为云南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
得天独厚的绿色能源优势与水光风互补的能源结构,为云南构建全国最活跃、最绿色的省级电力市场打好基础。
在国家明确绿证为可再生能源生产消费唯一凭证的政策背景下,云南凭借区块链技术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性,创新突破存量常规水电溯源技术难题,率先在全国实现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截至目前,省内190余家企业已累计获2023至2024年存量常规水电绿证超4000万张,折合电量超400亿千瓦时。随着工作深入推进,云南年均存量常规水电绿证无偿划转规模有望稳定在1亿张以上,折合电量超1000亿千瓦时,将为全省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输送绿色动能,助力云南在绿色发展赛道上跑出加速度。
“连续稳定的电力供应是吸引新项目入驻的重要条件之一。”砚山县投资促进局负责人介绍,随着220千伏天泰丁Ⅰ、Ⅱ回线间隔扩建工程的投产,砚山县铝产业园园区内电解铝加工集群及中下游产业链产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预计年内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590亿元大关。这一成果正是云南电网强化电力保障、赋能园区发展的生动注脚。
为进一步夯实园区用电根基,云南电网多点发力,一方面全力推进能源大通道建设,持续加强和延伸“四横四纵一中心”的500千伏省内骨干网架;另一方面,将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为提升电力供应保障能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引擎。
当前,云南电网公司全力支持云南“风光水储一体化”“风光火储一体化”基地建设,推动在楚雄建成全网首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实现电源侧灵活调节;在昆明打造“光储充+配网自愈”示范区,探索用户侧绿电高效利用新模式;在大理搭建“源网荷储”一体化调控平台,最大化新能源消纳能力。同时,积极助力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孵化零碳工厂、打造零碳园区,推动全省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遍地开花。
“扫了这个二维码,很快就查到了项目相关的用电信息。”云南安宁工业园区裕能新能源项目负责人掏出手机,扫了扫办公室墙上的省市重点项目供电保障进度二维码。弹出的小程序上,项目用电报装流程、配套电网工程实时进度、客户经理联系方式一目了然。
“以前跟进产业项目供电进度要打很多个电话,现在‘一码在手,进度全有’。政府部门可及时介入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堵点,省了很多事!”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要素保障处负责人的感受,正是云南电网公司创新应用重点项目全流程管控系统,以数字化手段,让重大项目办电全程可视、可查、可溯的生动体现。
为实现园区用户办电“一站式”,提升用户办电效率,云南电网公司在精简办电流程方面持续下功夫,推行业扩典型设计和标准化供电方案免审查,取消中间检查环节,实现办电“零审批”。通过构建网上营业厅、手机App、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政务服务“五位一体”线项用电业务全程网上办理,用户办电“零上门”,互联网业务比例达到99%,各类用户接电时长均优于国家要求。
办电便利度的大幅提升得益于政企数据的互联互通,云南电网公司通过与省政务服务平台数据的互联,居民可实现“刷脸办电”,企业可实现“一证办电”,目前,该应用的常态比例达到90%以上;通过与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审批平台联动,常态化开展实现“水电气网”联合办理,截至7月底,累计办理“水电气网”联办业务1760单;打通与自然资源厅系统接口,常态化开展“不动产+用电”联动过户,实现用户不动产转移“无感过户”,截至7月底累计办理14641单。
昆明供电局通过配套建立“2+5+N”重点项目用电服务保障机制,即重点项目用电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2个小组,分类管控协同、用电需求收集传递、重点项目推进督办、专项问题会商协调、提速增效专项激励5项工作机制,为N个重点项目开通“绿色通道”。该机制通过统筹全局资源,为项目提供从规划到接电的全流程指导服务,为新材料、动力电池、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上下游聚链成群提供坚强电力保障。
曲靖经开区政府与曲靖供电局政企合力、高效联动,建立并持续深化用电企业协同办理机制,针对省市级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重点项目给与绿色办理通道,确保客户快速用电、优质用电。通过用电企业协同办理机制,经开区政府第一时间将新落地项目和需扩充项目用电情况告知曲靖供电局,曲靖供电局根据用户用电地址、用电容量等信息提前规划、统筹各家企业用电接入点,改变以往坐等客户上门的方式,供电服务实打实。
从“一码查进度”的数字化创新,到不断优化的办电流程革新,再到政企协同的服务机制升级,云南电网公司以办电“一站式”服务为支点,撬动园区用电营商环境的全面优化。这不仅是服务模式的迭代,更是以用电服务之变,应产业发展之需,谋经济增长之进的生动实践。
在云南首批零碳园区——玉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低碳服务中心内,智慧大屏实时跳动的数据勾勒出电力服务与园区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玉溪江川供电局市场营销部经理朱羲轻点屏幕,当光伏发电量曲线上扬时,系统即刻向企业推送增产提示。
这套电力监测系统不仅能精准推导园区用电负荷,更能在绿电充裕时,引导企业开足马力生产,既高效消纳清洁能源,又大幅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成本。不仅如此,从能耗监测到综合管理,供电企业依托该系统搭建起“需求响应—方案定制—资源匹配”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分布式光伏建设、节能改造等一揽子解决方案,推动园区能源生产清洁化、消费智能化、利用高效化,让零碳园区建设从蓝图变为现实。
楚雄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彝药电管家”——楚雄鹿城供电局市场营销部供电服务班班长易海正带领团队,绘制出精准的“产业用电热力图”。通过大数据分析,医药企业的用电特征、需求趋势被直观呈现;配套建立的企业用电档案,更将设备参数、历史数据等关键信息完整收录,为定制个性化服务打牢基础。这种将技术深度融入产业特性的服务模式,让电力保障不再是简单的能源供应,而是成为推动特色产业升级的重要助力。
这些服务手段的创新突破,是云南电网公司以电力服务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的缩影。长期以来,云南电网公司各供电单位化身企业的贴心“电保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贴心的供电服务,让用户用电更可靠、更绿色、更经济、更多元、更安全。
在德宏盈江产业园区,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德宏盈江供电局结合企业用电负荷精准计算基本电费计收方式,仅2025年就为园区企业节约电费约7.89万元,切实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在瑞丽沿边产业园区,瑞丽供电局积极开展用电专项检查,与园区签订“党建+供电服务”联建协议书,以党建引领提升服务质效。同时,组建专项团队常态化跟踪负荷变化,提前布局柔性供电方案;建立“负荷预警—资源调配”联动机制,有效确保了供需平衡。
在文山砚山县铝产业园,文山州委、州政府高位组织推动,文山州能源局、砚山县政府联合文山供电局共同成立了电力保供党员(青年)联合突击队,保障园区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我们实行24小时驻点工作制,对园区项目用电开启‘立即办、火速办’服务模式。”联合党员突击队队长钟清红介绍,党员、青年突击队主要负责园区项目用电服务综合管理,根据用户特点和企业生产用电需求,制定“一户一册”用电服务方案,做到了问题不出园、服务不断档。
云南电网公司以用电“保姆式”服务的生动实践,将电力保障融入园区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对用电服务模式的创新突破,更是以电力为纽带,串联起企业降本增效、产业绿色升级、区域经济腾飞的责任担当。
从绿电“普惠式”的资源释放,到办电“一站式”的效率革新,再到用电“保姆式”的精准服务,云南电网公司以多维度创新实践,构建起全链条电力服务生态。每一度绿电的高效消纳、每一次办电流程的升级优化、每一项定制服务的落地实施,都让“绿电引擎”驱动产业升级的脉络愈发清晰。
下一步,云南电网公司将持续深耕绿色能源优势,以数字化赋能服务手段创新,以系统化思维优化电力保障体系。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更智能、更精准、更温暖的举措,为园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为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通过“南网在线”提供新装、增容全业务、全环节线上办理服务,实现随时办、随地办、掌上办。
为园区新装、增容用电配备专职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服务,办电资料容缺受理,投运前补齐。
对各地重点项目组建专业工程师团队跟踪协调,发挥云南绿电优势,优先安排带电作业、投运计划等,助力项目早接电、早投产,服务延链补链、精深加工项目招商落地和用电保障。
通过政务服务平台等线上渠道提供电水气网联办、“不动产+用电”无感过户、企业“一证办电”服务。
持续拓展“不见面”系列服务,提供过户不见面、销户退费不见面、供电方案答复不见面、供用电合同签订不见面、电费开票不见面等服务。
针对160千瓦及以下各类民营经济组织、160千瓦及以下永久性用电项目,提供低压接入“零投资”服务。
针对高压用户,按照安全、经济和实用的原则确定供电方案,结合电网承载能力,实行就近就便接入电网,降低用户办电成本。
在“南网在线”提供办电资料、流程、时限、收费目录清单、电价政策、电网可开放容量等信息公示查询服务,承诺从用户申请受理、现场勘查、供电方案答复、竣工验收、装表接电到合同签订等全环节全透明。
依托AI提供电源点智能定位、供电路径智能规划、最优供电方案智能生成等服务,缩短供电方案答复时间。
结合园区发展需求,适度超前规划配网布局建设,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运用线路监测装置、带电检测装备、无人机巡检等新技术实现园区电网设备智能运维。
提供供电质量问题协同解决“绿色通道”,实施电能质量服务示范建设,快速解决供电质量问题。
针对园区承诺平均供电可靠率不低于99.92%,综合电压合格率不低于99.82%。
提供“绿电进企业、服务进园区”服务,实时披露最新交易政策、公告交易安排、市场变动等信息,并为市场经营主体参与绿电绿证交易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对绿电直连提供“一对一”现场讲解服务。
服务建设“零碳园区”,全力支持园区及周边分布式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网,指导用户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帮助用户提高绿色电力使用比例,形成“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绿色用电模式。
提供市场交易宣传、培训以及政策解读服务。组建电力市场宣传服务团队,开展电力市场宣传服务活动,为用户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
不定期开展电力市场讲堂,组织用户召开座谈会,帮助用户了解政策、熟悉市场规则,优化用电负荷曲线,让园区用户充分享受电力体制改革红利。
向园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服务,开展综合能源托管服务。基于“大瓦特”AI生成用户用能分析和建议,为用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上门走访、用能体检、能效账单等服务。
向用户提供负荷数据、市场交易数据等服务,指导用户做好可调节资源开发及建设,并通过参与需求响应、辅助服务和现货交易,实现降本增效。
根据园区负荷特性免费开展延伸至负荷末端的全链路专项用电检查,提供电气设备老化、短路、过载等安全隐患排查服务,协同用户提高安全用电水平。
选取典型的园区用户免费开展可中断试验,充分检验用户生产特点和用电需求,量身定制安全用电方案,优化用电管理。
通过“南网在线”免费获取个性化的安全用电指导、应急处置技能知识普及服务。(云南日报 记者马莎 飞若力 方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