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南网科技(688248) 投资要点 事件:发布25年一季报,公司25年Q1营收5.1亿元,同比+0.9%,归母净利润0.6亿元,同比+35.7%,毛利率32.5%,同比+0.4pct,归母净利率11.2%,同比+2.9pct。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在手储能订单充沛,智能设备业务成长性值得期待。1)储能板块,24年末公司储能业务在手订单8亿,储能国研院已备案项目超60亿元,储能业务成长空间极大,我们预计25年公司储能业务营收有望实现大幅增长。2)智能设备板块,公司前瞻布局新型电力系统中多环节产品,其中无人机、机器人业务想象空间大,与云深处等头部机器人公司合作,未来巡检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在电网中逐步落地应用,公司有望成为重要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3)业务拓展方面,公司通过资本运作已完成3省检测业务的并购,储能成立国研院,完成粤储能、新疆粤水电参股。南网旗下未上市优质资产丰富,有望与公司业务形成协同效应。 董事长换任、开启公司新起点。新任董事长姜总履历丰富,曾任职于南网集团办公厅、广东电网及地市供电局,具有较强的行业及市场影响力。在公司任职7年,主抓经营,期间营收、利润实现十倍增长。目前正处当打之年,职业生涯重要发展阶段,干事创业动力足、创新意识强,牵头组建广东省新型能研究院公司,获批全国唯一制造业创新中心,现兼任国研院董事长。 Q1费用整体较少,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有所增加。公司25年Q1期间费用1.1亿元,同比-0.8%,费用率22.4%,同比-0.4pct;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3.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流出1.3亿元,我们预计主要系支付供应商款项较多所致;25年Q1末存货8.7亿元,较年初+9%。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维持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6.29/8.61亿元,同比+26%/37%/37%,对应PE分别为36x/27x/19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储能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南网科技(688248) 投资要点 事件:发布24年年报,24年营收30.1亿元,同比+19%,归母净利润3.7亿元,同比+30%;其中24Q4营收9亿元,同比+0.1%,归母净利润0.9亿元,同比-29.7%。24年实现毛利率30.8%,同比+1.8pct,归母净利率12.1%,同比+1pct,其中24Q4毛利率30.1%,同比-2.8pct,归母净利率9.4%,同比-4pct。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标杆储能项目陆续兑现,调试检测出省进展顺利。1)储能业务方面,24年实现营收5.93亿元,同比-18%,毛利率14.11%,同比-0.43pct。收入下滑主要系部分大型储能EPC项目未确收所致。公司在手订单充沛,国研院备案项目+深南电等非关联独立储能项目+构网型PCS、移动储能以及台区储能等新产品推广,25年储能业务有望实现高速增长。2)调试业务方面,24年实现营收7.8亿元,同比+34%,毛利率41.83%,同比-0.5pct。收购贵州创星、广西桂能后,省外市场拓展顺利,24年贵州创星/广西桂能营收同比+34%/48%,净利润同比+104%/65%。公司中标多个省外大型火电调试项目,首次承担核电常规岛调试项目,智慧煤场项目在国网区域电厂实现突破。公司不断扩大市场,看好调试业务维持快速增长。 配用电业务高增,电网智能化趋势明显。1)智能配用电业务,24年实现营收7.6亿元,同比+72%,毛利率35.76%,同比+2.19pct。“丝路”核心模组+通讯模块是核心驱动力,随着“丝路”系统的广泛应用,配用电业务有望实现长期稳健增长;2)智能检测设备业务,24年实现营收3.96亿元,同比+54%,毛利率32.93%,同比-1.89pct。线个品类设备在南网集采市占率第一,电网智能化趋势下,监测终端成为刚需,长期来看若公司能够常态化在国网中标,则未来增长可期;3)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24年实现营收2.49亿元,同比-9%,毛利率27.15%,同比-0.04pct。“慧眼”无人机已实现在贵州、深圳电网的规模化应用,并在湖北、江苏等地区大范围推广,24年受广东采购下降收入略有影响,长期看新市场突破+渗透率提升,无人机业务有望成为重要的增长驱动力。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营性现金流略受储能项目影响。24年期间费用5.3亿元,同+27.9%,费用率17.5%,同+1.2pct,其中研发费用率同+2.89pct,主要系公司加大对海上柔性直流输电、新型储能实验室建设以及智能配用电研发团队扩张等方面加大投入所致,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同-0.2/0.14pct,我们认为主要系内部管理提效+经营规模效应摊薄所致。24年经营性净现金流3.7亿元,同-29.3%,主要系大型储能项目同比减少,本期预收款项减少所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考虑到公司储能业务放量进度略有滞后,EPC项目模式确收节奏存在不确定性,我们下修公司25-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59(-1.64)/6.29(-2.77)亿元,预计公司27年归母净利润为8.61亿元,分别同比+26%/37%/37%,现价对应估值分别为39x、29x、21x。公司在手储能订单充沛,国研院备案项目体量大,若如期兑现则业绩有望超预期,看好公司的成长潜力,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储能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南网科技(688248) Q3业绩翻倍高增,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发布2024年3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10亿元(同比+29.05%)、归母净利2.80亿元(同比+74.95%)、扣非净利2.75亿元(同比+87.34%),Q3单季实现收入5.54亿元(同比+46.72%)、归母净利0.95亿元(同比+116%)、扣非净利0.94亿元(同比+120.26%)。Q3单季业绩实现翻倍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试验检测和智能设备高增,产业整合成效显著 公司前三季度收入高增主要系智能配用电设备和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业务增量突出,具体来看:(1)智能配用电设备前三季度营收5.44亿元,同比增长116.06%;(2)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前三季度营收5.52亿元,同比增长65.43%,公司在2023年6月收购了两家当地省级头部电力技术服务企业-贵州创星和广西桂能,业务协同效应显著,跨区域业务量高增。此外公司在2024年收购了广州汇能,广州汇能2023年营收2.74亿元,净利润0.29亿元。公司不断扩大其在南方地区的试验检测业务市场份额,后续有望进一步体现区域业务协同高增效应。该两项业务毛利率较高,带动公司毛利率环比显著提升,公司Q3单季毛利率37.32%,同比提升0.05pct、环比提升9.95pct,净利率17.5%,同比提升5.26pct、环比提升3.77pct。 后续大储项目可期,煤电机组应改尽改打开市场空间 2023年公司牵头成立了广东新型储能国家研究院,组建了新型储能领域唯一一个国家创新中心,截至目前储能创新中心共备案了1+11个实证项目,包含1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基地项目和11个实证项目,其中5个项目已入选能源局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目前各项目均在有序推进当中,预计将于未来两年逐步实现落地,后续大储项目可期。此外,今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存量煤电机组实现“应改尽改”,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业务有望保持高增。 收并购政策强力支持,央企市值管理考核已施行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将通过完善限售期规定、大幅简化审核程序等方式予以支持。今年2月,国资委在工作会议上表明2024年将全面推开央企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公司作为南网核心央企上市公司,此前已有3次试验检测公司的收购,坚定贯彻顶层政策指导,不断加强产业链整合。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为4.6/6.3/8.2亿元,对应PE为46/34/26倍,公司有望保持业绩高速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电网投资预算调整。
南网科技(688248) 核心观点 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75%,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10亿元,同比+29.05%;归母净利润2.80亿元,同比+74.95%。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31.13%,同比+4.32pct;净利率13.45%,同比+3.54pct。 三季度业绩同比+116%,盈利能力同环比提升。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54亿元,同比+46.72%,环比-47.24%;归母净利润0.95亿元,同比+116.00%,环比-33.20%。三季度公司毛利率37.32%,同比+0.05pct,环比+9.95pct。 试验检测与调试收入同比+66%,省外影响力持续增强。前三季度公司试验检测及调试业务收入5.52亿元,同比+66.2%,其中2023年下半年收购的子公司广西桂能、贵州创星在公司赋能下业务快速开拓,实现收入2.57亿元,同比+293%。公司顺利完成四川两台9H燃机调试项目,速度创国内纪录。 公司拟收购广州粤能电力,试验检测业务规模有望持续增长。2024年5月,公司公告拟以现金方式向广东电网收购其所持有的广州汇能100%股权。广州汇能下属粤能电力是广东区域内电力技术服务领域的头部企业,与公司在试验检测业务上具有协同效应,收购后公司试验检测业务实力有望持续提升。 “丝路”相关产品规模化应用,智能配用电收入同比+116%。前三季度公司智能配用电业务实现收入5.44亿元,同比+116.1%;公司InOS系统及核心模组营收同比增长120%。规模效应叠加核心元器件国产化使得成本下降,前三季度毛利率达35.1%,同比+3.63pct。 配用电数智化需求迫切,公司携手“电鸿”推动产品落地。2023年以来,配电网改造相关政策密集落地,在配网形态变化等多重因素驱动下有望迎来景气周期。南方电网已完成基于自主研发的物联操作系统“电鸿”(电力鸿蒙系统)平台的多场景示范应用,预计相关产品招标将陆续展开,公司作为核心模组供应商有望充分受益。 风险提示:国内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公司新产品、新市场开拓不及预期。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考虑到公司试验检测和智能配用电业务发展前景,小幅上调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53/6.34/8.32亿元(25-26年原预测值为6.21/8.1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6/33/25倍,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南网科技(688248)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4年三季报,公司24Q1-3营收21.1亿元,同+29.1%,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75%,毛利率31.1%,同+4.3pct,归母净利率13.3%,同+3.5pct;其中24Q3营收5.5亿元,同+46.7%,归母净利润1亿元,同+116%,毛利率37.3%,同比持平,归母净利率17.2%,同+5.5pct。收入&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业绩符合市场预期。 检测调试业务收入&利润高增,电网投资加码拉动智能设备快速增长。公司Q3收入和利润实现高速增长,主要系毛利率较高的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智能设备业务营收、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试验检测机及调试业务方面,23年完成对贵州创星和广西桂能两大省外检测主体,通过管理赋能和业务协同,24H1贵州创星/广西桂能分别实现营收0.98/0.68亿元,同比+121%/161%,实现净利润分别为0.21/0.09亿元,对母公司业绩贡献较大。后续随着海风、大型火电及燃气机组的陆续建成,以及在东南亚市场的顺利突破,我们预计公司检测板块有望维持较快增长。2)智能设备业务方面,南网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23.5%,配电网升级是投资的重点方向之一。公司智能配用电业务+无人机业务有望充分受益,我们预计年底电网有望加大设备采购力度,看好公司智能设备板块维持高速增长。 储能业务短期收入承压,国研院备案项目奠定储能业务增长基础。公司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我们分析主要系储能业务收入增长承压、板块收入占比下降所致。公司储能领域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24H1实现PACK出货超500MWh,MW级储能变流器完成型式试验并开始推广应用。储能国研院备案项目金额超60亿元,公司作为其发起方有望承接较多份额,我们预计公司储能业务有望在25-26年实现大幅增长。 规模效应带动费用率下降,Q3现金流有所改善。公司24Q1-3期间费用3.6亿元,同+39.3%,费用率17%,同+1.3pct,其中Q3期间费用1.2亿元,同+27.9%,费用率22.2%,同-3.3pct,规模效应带动费用率显著下降;Q3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1.8亿元,同+3.8%,现金流有所改善。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公司储能交付承压,但其他板块业务增长较快,我们下修公司24-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0.7)/6.2(-0.7)/9.1(+0.1)亿元,同比+56%/42%/45%,现价对应PE分别为45x、32x、22x,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储能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竞争加剧等
南网科技(688248) 背靠南网,引领电网数智化成长 公司由南网电网实控,两次资产重组承接了广东电科院众多核心资产和技术成果,目前形成了2类服务(储能系统和试验检测及调试)和3类设备(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监测设备、智能配用电设备和机器人及无人机)的业务体系,成长为电网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龙头。公司近6年收入CAGR66.91%、归母净利CAGR301.43%,经营规模和盈利能力高速提升。 新型储能快速建设,公司领军行业有望核心受益 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加强新型储能建设。同时国家能源局明确2025年底新型储能装机目标为30GW,各省市规划到2025年底新型储能装机目标合集近70GW。公司储能业务有望核心受益,保持高速增长:(1)项目优势:公司牵头广东省新型储能研究院开展规模超百兆瓦的新型储能实证项目;(2)地区优势:广东地区新型储能在建项目100个,总投资2,290亿元;(3)资源优势:公司背靠南网,南网储能2024-2025尚有16GW新型储能投产计划。 灵活性改造打开市场空间,试验检测业务快速成长可期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深入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到2027年存量煤电机组实现“应改尽改”,据我们测算对应新增百亿市场空间,每年市场空间25-30亿元。公司积累深厚,承接广东电科院六十余年电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及新能源并网等实践经验和技术积累,2023年收购了贵州创星和广西桂能、2024年收购广州汇能三家试验检测机构加速拓展。 领航电网“低空”巡检,新质生产力树立新增长引擎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纳入新质生产力之一,国网、南网作为央企有望加大低空巡检投入。公司“慧眼”无人机全自动巡检系统领先行业,支撑广西电网变电站无人机巡检全覆盖,为国内能源领域最大的低空巡检系统,截止2034年1月,已完成广东省2017座户外变电站高精度实景建模、8.9万公里变电站无人机巡检航线规划,已获得国家电网江苏、湖北区域试点许可,未来有望全面铺开,成为公司新增长引擎。 源网荷储卡位新型电力系统,打开长期成长空间 新型电力系统是我国电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公司全方位布局“源网荷储”,源侧布局灵活性改造及新能源并网测试,网侧无人化智能巡检技术及灵活性资源安全并网,负荷侧以丝路InOS操作系统为末端感知与调节,储能侧牵头储能国研院开展新型储能实证,业务核心卡位。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60、6.30、8.21亿元,对应PE为36/27/20倍,2024年目标价41.8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技术研发不及预期;项目落地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测算具有主观性相关风险。
南网科技(688248) 事件: 公司发布2023年年报,实现营收25.37亿元,同比增长41.77%;归母净利润2.81亿元,同比增长36.71%;扣非净利2.64亿元,同比增长36.53%。其中2023Q4营收9.03亿元,同比增长32.04%;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74.04%;扣非归母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96.01%。公司发布2024年一季报,实现收入5.05亿元,同比增长9.85%,实现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增长38.21%,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亿元,同比增长37.19%。 点评: 储能/试验检测收入增幅显著,省外业务拓展初见成效。分产品来看,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7.26亿元(YOY+123.11%);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营收5.82亿元(YOY+64.73%);智能配用电设备营收4.42亿元(YOY+31.85%);智能监测设备营收2.58亿元(YOY+5.04%);机器人及无人机营收2.75亿元(YOY-7.03%)。公司23年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因客户年度采购周期变化,整体采购规模略有下降,其他板块增长显著。其中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试验检测服务等业务收入高速增长,主要原因为储能的项目落地,公司本部电网侧试验检测业务规模持续扩大,新收购子公司带来业务增量。分地区来看,广东省内营收17.84亿元(YOY+35.32%);广东省外营收7.45亿元(YOY+63.56%)。主要原因系公司收购贵州创星、广西桂能公司带来省外业务规模扩张。 公司整体毛利率保持高位,储能盈利同比提升。2023年公司总体毛利率为28.98%(YOY-0.68pct);净利率为11.19%(YOY-2.68pct),其中公司Q4毛利率为32.92%(YOY+6.08pct),净利率为13.5%(YOY+3.3pct)。2024年Q1毛利率为32.15%,净利率为8.43%,维持高位。分板块来看,2023年储能毛利率为14.69%(+3.08pct),试验检测及调试服务毛利率为42.34%(YOY-4.59pct),智能配用电毛利率为34.32%(+8.27pct),智能监测设备毛利率为35.48%(YOY+1.47pct),机器人与无人机毛利率为30.42%(-2.85pct)。其中储能盈利同比改善,主要原因为个别大型项目毛利率较高,整体毛利率提升;智能配用电毛利率提升显著,主要为公司自主研发的InOS系统及核心模组收入大幅增长,毛利率大幅提升。 电网智能化+新型储能建设推进,看好公司24年业绩继续高速增长。行业上看,电网智能化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建设方向,24年一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了《关于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持续加强配电网建设,推动配电网进一步提质升级。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139万千瓦/6687万千瓦时,储能是解决新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向,未来空间广阔。公司在电网智能化技术行业领先,并且具有南网背景优势,我们预计公司电网智能化+新型储能有望在24年维持高速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是43.41、62.71、85.91亿元,同比增长71.1%、44.5%、37.0%;归母净利润分别是4.45、6.32、8.53亿元,同比增长58.2%、42.0%、35.0%。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竞争加剧,电网投资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