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一运动·(B-sports)官方网站-必一创新运动科技

【绿色周报】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50%ST应急信披违规被罚400万-必一运动官网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绿色周报】我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50%ST应急信披违规被罚400万

更新时间:2025-08-13点击次数:

  据央视新闻8月4日报道,“十四五”期间,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发生深刻变化,正加速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变,从以煤为主向多元化、清洁化转变。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历史性突破10.8亿千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容量的30%,占全球光伏装机总规模近一半,相当于约48个三峡电站的总规模。

  点评: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近日,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进行了修订,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现行《治理准则》在《公司法》框架下,立足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对上市公司治理提出规范要求,在推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上市公司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升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修订重点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从任职、履职、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督促董事高管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二是健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激励约束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规定董事高管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促进董事高管和公司更好实现利益绑定。三是规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严格限制可能对上市公司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同业竞争,进一步完善关联交易审议责任、决策要求。四是做好与其他规则的衔接。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完善公开征集股东权利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职责等规定,提升规则协调性。

  点评:为督促公司经营管理层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防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滥用控制地位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有必要进一步强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关键少数”的责任,形成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治理准则》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

  据中国政府网8月7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自然灾害调查评估暂行办法》指出,原则上,特别重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由国务院派出调查评估组,或者按照《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授权国务院应急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牵头组织实施;重大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较大、一般自然灾害调查评估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视情组织实施。对未达到重特大自然灾害但具有性质严重、社会影响大等情形的,采取提级调查评估或者对调查评估实施挂牌督办。

  必一运动

  点评:《办法》规范自然灾害调查评估工作,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8月4日,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发布2025年6月全国新能源并网消纳情况。全国范围内,风电利用率6月为94.3%,1—6月为93.4%;光伏发电利用率6月为95.4%,1—6月为94.3%。其中,上海、福建、重庆三地的风电利用率和光伏发电利用率均实现100%消纳。

  点评:面对日益凸显的新能源消纳压力,相关部门多管齐下,在扎实推进特高压等重大工程建设的同时,对电力体制机制改革精准突破,推出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绿电直连等系列政策,快速构建电力系统新生态。

  8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化工园区规范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对化工园区认定、复核等环节发现的问题建立整改工作台账,明确任务单、时间表和责任人,督促指导有关化工园区限期整改,整改期间依法依规停止办理新建、改扩建化工项目相关手续(安全、环保、节能和智能化改造项目除外),逾期仍不符合要求的,依法依规取消化工园区认定资格。

  据央视新闻8月4日报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统计分析了2024年电化学储能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副秘书长马晓光介绍,截至2024年底我国累计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473座,总装机规模达到62.13GW/141.37GWh。其中,2024年新增电站中百兆瓦级以上大型电站占比74.16%,新疆、内蒙古等地吉瓦时级电站陆续投运,这标志着电化学储能单站迈向“吉瓦时时代”。

  点评:《报告》还指出,锂离子电池以 96.03%的装机占比稳居主导地位,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达99.91%,凭借安全性与经济性成为市场首选。

  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8月6日消息,按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要求,为加强电力市场计量结算管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组织制定了《电力市场计量结算基本规则》并印发。参与电力市场的虚拟电厂(聚合商)、新型储能等新型经营主体遵照本规则执行,电力交易机构和电网企业以市场经营主体为单元开展结算。本规则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点评:《规则》出台后,标志着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规则为主干,信息披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为支撑的电力市场“1+6”基础规则体系构建完成,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奠定坚实规则基础。

  2022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第7名:上海2025年底前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

  8月5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关于上海市贯彻落实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指出,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部参与市场交易。2025年底前,上海市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上网电价。

  点评:此外,鼓励新能源发电企业与电力用户、绿电需求企业签订多年期购电协议、多年期绿电交易协议,提前管理市场风险,形成稳定供求关系。

  2022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第10名:厦门预计储能电池产业2025年产值超500亿元

  8月6日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一批质量技术帮扶典型案例,其中提到,福建省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帮扶助力储能电池产业质量提升,通过帮扶,厦门市储能电池产业产品质量获得提升,产品出厂自检合格率从98.2%提升至99.1%,客户投诉率同比下降32%,质量成本占比下降1.8个百分点;8家行业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5家企业导入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行业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15%,制造成本降低8%,预计2025年产值超500亿元。

  2022中国绿色低碳城市指数TOP50第12名:重庆电网负荷首次突破3000万千瓦

  据新华社8月6日报道,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8月5日下午,重庆电网负荷达到3028万千瓦,为今夏以来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高用电负荷提升191万千瓦,增长了6.7%。

  点评:重庆15年间的用电负荷稳步提升,折射出重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

  2024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前200名单第14名:宁德时代旗下宁家服务在上海、泰国开放直营体验中心

  8月10日,宁德时代旗下新能源后市场品牌宁家服务,举行上海旗舰直营体验中心开业仪式,以及海外首家直营体验中心泰国曼谷店的开业仪式。这是宁德时代加码万亿元级新能源后市场的最新动作。

  点评: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加速,我国新能源行业已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拐点。

  2024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前200名单第46名:隆基绿能在阿拉善投资成立新能源公司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阿拉善右旗源能新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虞立涛,经营范围包含: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陆上风力发电机组销售;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等。

  2024中国能源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ESG)评价前200名单第171名: 陕西煤业7月自产煤销量同比增长2.89%

  陕西煤业8月5日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自产煤销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2.89%;2025年累计自产煤销量9386万吨,同比增长1.61%。

  点评:陕西煤业主要从事煤炭开采、洗选加工及销售业务,是陕西省重要的煤炭生产企业。

  8月8日,招商蛇口发布2025年7月销售及近期购得土地使用权情况简报。根据简报,2025年1-7月,招商蛇口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面积393.41万平方米,累计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045.53亿元。

  点评:招商蛇口2025年7月实现签约销售面积58.41万平方米,实现签约销售金额156.59亿元。

  2024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第12名:龙湖集团2025年前7月销售金额410.1亿

  8月8日,龙湖集团发布了2025年7月未经审核的营运数据。根据公告,截止2025年7月末,龙湖集团累计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410.1亿元,合同销售面积308.2万平方米,七月单月实现总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60.0亿元,合同销售面积46.8万平方米;七月单月实现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金额人民币40.1亿元,归属本公司股东权益的合同销售面积34.0万平方米。

  点评:区域统计结果显示,西部区域合同销售金额15.8亿,环渤海区域和长三角区域分别为14.4亿元和19.8亿元,华中区域和华南区域分别为4.2亿元和5.8亿元。

  2024中国绿色低碳地产指数TOP30第1名:绿城中国预计2025年中期净利下降90%左右

  8月8日,绿城中国发布盈利警告。公告显示,绿城中国谨此知会公司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根据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未经审核综合管理账目及集团现有数据的初步评估,预计2025年中期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20.45亿元下降90%左右,主要是受集团2025年上下半年交付节奏分布不均的影响,上半年结转面积同比下降,收入同比下降。

  点评:绿城中国表示,今年继续积极推动长库存去化,2025年中期计提相关资产减值损失,进而影响了股东应占利润。上半年,集团持续优化债务结构,压降短期负债,短债占比低于20%,创历史新低。

  2024中国数字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TOP100第1名:小米回应“雷军向海外转出50亿美金”的谣言

  8月8日,针对网传“雷军通过富国银行茅XX向海外转出50亿美金”,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辟谣称,经核实,小米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没有和富国银行以及“茅XX”开展过任何合作,也未有任何形式上的接触,相关言论均已取证,并已经启动司法程序追究造谣传谣者法律责任。

  点评:本次“雷军海外转账”传言已被官方明确驳斥,相关法律程序正在推进中。事件再次提醒,网络空间并非法外之地,造谣传谣需承担法律责任。

  2024中国数字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TOP100第16名:京东集团启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

  京东集团在“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宣布启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加速计划”,上周五(8日)在北京举行的大会上,京东集团携手宇树科技、智元、天工、众擎、星海图、逐际动力、千寻及松延动力等机器人品牌亮相,并同步发布该计划。京东集团计划在智能机器人领域投入逾百亿元人民币资源,三年内帮助百个智能机器人品牌成交额突破10亿元,并带领智能机器人走进超百万个终端场景。

  点评:京东集团此次投入巨资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旨在加速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2024中国数字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TOP100第51名:工业富联上半年净利润121.13亿元

  8月10日,工业富联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工业富联实现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利润总额140.23亿元,同比增长45.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61元,同比增长38.64%。

  点评:工业富联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4.1亿元,同比暴跌70.76%,总资产3831.3亿元,同比增长20.66%。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2名:新希望7月生猪销售130万头

  8月7日,新希望发布公告,2025年7月生猪销售情况显示,公司销售生猪130万头,环比下降2.06%,同比增长3.21%。生猪销售收入为18.02亿元,环比下降3.67%,同比下降24.62%。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4.44元/公斤,环比上升1.83%,同比下降23.19%。

  点评:公告中指出,以上数据仅包含公司生猪养殖与销售情况,不涉及其他业务,且数据未经审计,可能与定期报告数据存在差异。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19名:永辉超市启动2025新疆水果节

  8月8日,永辉超市在中国全国门店启动2025新疆水果节,并承诺未来三年采购不少于30亿元新疆产品。永辉超市副总裁兼首席产品官佘咸平表示,公司采用全程冷链物流直达门店。

  点评:此举通过产地直采模式直接对接新疆合作社和种植基地,确保特色鲜果高效供应。

  2020中国食品绿色信用指数TOP50第26名:统一企业中国上半年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为12.87亿元

  必一运动

  8月6日,统一企业中国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公告显示,统一企业中国2025年上半年收益达到170.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6%;毛利率为34.3%,较去年同期上升0.5个百分点;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EBITDA)为23.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0%;本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为12.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

  点评:财务业绩方面,食品业务收益为53.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8%;饮料业务收益为107.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

  长源电力7月4日发布公告称,2025年7月公司完成发电量41.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2%。其中,火电发电量35.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0.31%;水电发电量1.29亿千瓦时,同比降低57.43%;新能源发电量4.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5.88%。

  点评:此次公告中,长源电力的火电发电量显著增长,说明公司在火电领域的运营效率有所提升,反映出其在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方面的适应能力。

  8月7日,上纬新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达到20.67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3.17亿元,同比增长4.04%。

  点评:在经营业绩方面,上纬新材实现营业收入7.84亿元,同比增长12.50%;利润总额为3689.20万元,同比下降32.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990.04万元,同比下降32.91%。

  据科技日报8月4日报道,8月3日,由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建设的广东省及深圳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2025年深圳电网迎峰度夏重大项目——220千伏深圳能源东部电厂二期送出线路工程正式投产。

  点评:该项目建设有两台H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并网后可送出134万千瓦绿色电力,为深圳东部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8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指导意见》指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时空信息、商业航天、生物医药、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新兴产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进投资端改革,完善投资机构长周期考核,推动政府投资基金、国有企业基金、保险公司等长线资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加快布局未来产业。

  点评:工业是立国之本,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实现新型工业化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任务。《意见》的出台,有助于加快金融强国和制造强国建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金融服务。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储备林林票2.0线上挂牌、双向撮合、线下签约活动在贺州市八步区大桂山林场举行。首批线上挂牌项目预计年均分红率超3.5%,村集体与林农直接受益超1500万元。

  点评:作为广西盘活森林资源的重要改革举措,林票制度从1.0到2.0的迭代升级意义重大。

  8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30年,聚焦重点行业和领域,依托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央企业等,建设一批国家碳计量中心,加强碳计量政策研究和科技创新,补齐碳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和标准物质短板,强化碳计量检定和校准能力建设,制定一批碳计量技术规范,建立相对完善的碳计量量值传递溯源体系,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点评:国家碳计量中心是系统性开展碳计量相关重大问题研究、支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和碳计量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将为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提供重要保障。

  据央视新闻8月4日报道,从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获悉,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达44.3%,创同期历史新高。

  点评:今年上半年,机械工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活力加快释放,新动能新优势继续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瑞典能源署8月6日宣布,已批准2.28亿瑞典克朗(约合2000万欧元)的资助资金,用于支持一个碳捕获与封存(CCS)设施。

  点评:该资金以支持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帮助瑞典到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

  据俄罗斯国家通讯社8月6日报道,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了一项新法令,计划到2035年将俄罗斯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5%至67%。

  由马来西亚主导的东盟国家集团与韩国共同发起了一项2000万美元的甲烷减排计划,旨在降低东南亚国家的甲烷排放量。

  点评:在全球人类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中,包括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在内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尽管只占据25%的排放份额, 但是由于远超二氧化碳的升温效应,正在显著加剧全球变暖。

  欧盟委员会宣布就拟议的《循环经济法案》启动新一轮意见征询及证据征集,此举标志着欧盟加速向循环经济转型的立法程序正式启动。该法案旨在实现欧盟循环利用率翻倍的战略目标,并确立欧盟“到2030年成为全球循环经济领导者”的地位。

  点评:欧盟委员会强调,此次法案将有助于增强欧盟在经济安全、战略韧性与产业竞争力方面的基础,并支持其脱碳与绿色转型战略目标。

  7月31日,ST应急发布关于收到中国证监会湖北监管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公告。经查明,ST应急涉嫌违法的事实如下:ST应急2022年年报披露财务报表存在收入确认和坏账计提不准确的会计差错。一是对部分产品提前确认收入,导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利润总额多计1,298.15万元。二是对部分应收债权坏账计提方法、账龄分类错误,导致多计提坏账准备584.12万元,利润总额少计584.12万元。两项综合导致上市公司2022年营业收入多计3,137.24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1.86%;营业成本多计1,839.09万元,占当期营业成本的1.40%;利润总额多计714.03万元,占2022年当期披露利润总额绝对值的36.64%。ST应急已于2024年1月16日就上述事项进行会计差错更正公告。湖北证监局认定上述行为构成证券法所述“信息披露义务人报送的报告或者披露的信息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违法行为。湖北证监局拟决定对中船应急给予警告,并处以400万元的罚款;对中船应急时任董事长、时任总经理、时任总会计师兼董事会秘书均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罚款70万元、60万元、60万元。

  点评:中船应急公告称,公司股票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但不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