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在“双碳”战略深入推进与新能源市场化加速演进的浪潮中,盐城市属优质国企悦达投资(600805)正以新能源业务领航、新材料业务赋能、传统业务智改的“两新一智”转型发展模式,书写国企转型的新标杆。从光伏平价上网的机遇把握,到市场化浪潮中的头部优势凸显,再到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共振,悦达投资正以稳健而有力的步伐,在老牌国企战略转型的道路上高质量发展前行。
随着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的落地,光伏行业正式迈入“全国性政府差价合约机制”新阶段,这一变革不仅有效推动行业进入更健康的发展周期,更让具备资源禀赋优势、项目运营能力的头部企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作为盐城市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参与者,悦达投资早已做好准备。盐城作为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光伏)全国第一的城市,2024年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高达61%,光伏产业链完整度超90%,拥有全球最具开发价值的海上风场之一。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悦达投资在新能源赛道持续发力:2024年,首单华丰378MW渔光互补光伏项目顺利并网;2025年8月,灌东150MW渔光互补项目全容量并网;同时,全力推进70MW等光伏项目建设。
在市场化竞争中,悦达投资的优势愈发凸显。相较于同类型项目,其新能源电力热力销售业务毛利率高达46.37%,远超传统业务。公司规划未来三年实现1-2GW累计装机目标,按华西证券测算,至2027年仅新能源光伏电站利润就有望达到1.6亿元/年,成长路径清晰可见。
悦达投资的稳健发展,亦离不开传统业务、新能源业务与投资业务的协同共进,三者相互支撑、互为补充,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新能源业务领航增长:除378MW和150MW集中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外,悦达投资在风电、储能赛道多点开花。已并网的大丰润龙49MW风电项目、与央企合作的三峡悦达阜宁160MW/320MWh共享储能项目、控股建设东台100MW/200MWh共享储能项目,将持续为业绩增长注入动力。在新材料领域,参股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已实现量产,实现综合产能1.5万吨,产品获头部电池厂家验证通过,出货量年增4倍以上,展现出强劲的技术领先性。
传统业务提质增效:纺织板块通过智能化技改、数字化转型,以绿色赋能特色,绿色产品销量大幅提升。“五类”特色纱线”面料、“四超”等特色产品效益贡献率均达87%以上,绿色棉类、功能性等绿色产品销量也大幅提升,2024年全年实现“四新”功能纱线.9%,实现再生类套件销售1,407.96万元,同比增长76%。
专用车业务向环卫服务下游延伸,锚定本土市场搭建智慧环卫管理平台。2024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内外部资源,共计运营环服项目20个,合同金额2.5亿元。
拖拉机业务大力推进市场开拓,海外市场新开发经销商17家,2024年外销1,320台,抢抓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机遇,完成200台销售目标。
物流板块更是亮点纷呈,悦达长久物流积极布局新能源物流赛道,成功拓展润阳电池组件、新能源电站管桩等运输业务,构建起“海、河、陆、空”多维国际物流通道。
投资业务稳定赋能:参股的京沪高速、陈家港电厂、悦达集团财务公司、悦达融资租赁公司等项目持续贡献收益,2024年合计投资收益及现金分红超1亿元,为主体业务贡献资金保障,形成“产业+资本”的良性循环。
作为盐城市属国企,公司深耕本地战略,在项目获取、资源配置上具备天然优势,与三峡集团等央企的深度合作,为储能项目落地、绿电消纳提供了坚实保障,这种“地方政府+央企+上市公司”的三方合作模式,更让其在新能源赛道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展望未来,随着平价上网项目的规模化落地、市场化机制的不断完善,以及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深化,悦达投资正从传统产业运营商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型公司”加速蜕变。依托盐城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与自身资源禀赋,公司有望在“双碳”时代持续释放增长潜力,为区域经济绿色转型与国家能源战略落地贡献更多悦达力量。